党群生活

传承一座城市的“独家记忆”——锦江篇
2023-02-28 17:22:11



2022年成都市地方志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及其全会决策部署,坚持以总书记思想导航、政策法规护航、他山之石伴航,统筹志鉴、统筹古今、统筹条块,着力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的能力、信息化支撑的能力,充分发挥作者、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69项成果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居全省第一。各区(市)县地方志机构在此期间,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开拓进取,开展了许多亮点纷呈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在2023年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特开辟专栏进行系统介绍,以资借鉴学习,并从中汲取力量,共同推动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锦江区方志办在守正创新中前行。切实落实成都市地志办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大局,完成一年一鉴任务,推动街道(社区)志工作,以部门联合方式开展地情文化普及工作,获得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2个,《三圣街道志》《锦江文物志》形成初稿,《携手同行—锦江区对口支援实录》形成样书,推出《锦江这十年》图册,建成方志馆和7个史志阅览室,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展陈、城市有机更新、非遗传承等工作做出了方志贡献。



0
年鉴工作



《锦江年鉴(2021)》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

▲《锦江年鉴(2021)》

2022年12月,《锦江年鉴(2022)》公开出版发行,完成一年一鉴工作任务。

▲《锦江年鉴(2022)》


0
修志工作




 2022年,启动锦江区街道(社区)志编纂工作。各街道均已明确街道(社区)志编纂工作分管领导,成立街道(社区)志编纂委员会,启动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三圣街道志》形成初稿。

▲《三圣街道志》(初稿)

 2022年,区方志办与区文体旅局、区文管所联合启动《锦江文物志》编纂工作,形成资料长编。系统反映锦江区文物和标志性历史建筑情况,是锦江区第一部拟公开出版的专业志。


▲《锦江文物志》(长编)



03
 地情工作




 2022年12月,《春风繁华—百年金街春熙路》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其他地方文献一等奖。

▲《春风繁华—百年金街春熙路》

 区方志办与区政协文史委合作编纂《锦江这十年》,图文并茂地反映了锦江区2012-2021年的建设成就。

▲《锦江这十年》

● 区方志办与区对口支援办、区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纂《携手同行—锦江区对口支援实录》,形成样书。客观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锦江区倾力倾情对口支援甘孜州炉霍县脱贫攻坚的情况。

▲《携手同行—锦江区对口支援实录》(样书)

 改版“方志锦江”微信公众号,以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栏目和版面宣传区情历史,开展志鉴业务培训。

▲“方志锦江”微信公众号

● 区方志办与区档案馆合作,在区档案馆建成500平方米方志馆(锦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楼大厅设观览区,通过图文展示锦江人文历史及发展成就。五楼设阅览室、研究室,为社区居民、锦江地情研究员查阅锦江区志鉴书籍、地情资料提供服务。

▲锦江区方志馆

 区方志办主动参与“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配合区文体旅局查证大量在地文化资料,为锦江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贡献方志力量。

区方志办参与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的策划、展陈设计和后期展陈内容调整工作,提供文字、照片、实物等相关背景素材。

▲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

 区方志办主动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工作,配合锦江发展集团,深度挖掘四圣祠片区已改造或将要改造点位(包括街巷、游线)的“前世今生”,在关联点位的修缮、改造中系统呈现人文历史,使城市建设更加丰富、更为生动、更有历史纵深感,体现出“品位锦江·幸福城区”的深度和温度。

▲城市有机更新工作

 区方志办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委老干部局、街道(社区)联合共建了7个史志阅览室,赠送史志、军事、机关工作等书籍,进一步通过读志用志活动拓展方志文化的知晓度。

▲建设史志阅览室

 系统梳理非遗项目,结合中小学办学特色,积极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得到广大师生肯定。

▲传统民俗 · 非遗进校园

 建立地方志研究员聘用制度,首批聘请了7名在成都(锦江)地情文化研究方面理论水平较高、对锦江历史人文有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担任锦江区地方志研究员。通过借脑借智,进一步提升锦江区在地文化研究水平。

▲建立锦江区地方志研究员聘用制度








展望2023年,区方志办将一如既往,在修志编鉴和地情资料开发利用方面求实创新、迈步向前,力争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品位锦江·幸福城区”建设贡献方志力量。



END




来源:成都方志


最新公告